各团总支,各系(部)、中心(学院)、处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认清时代面临课题,把握国家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经研究,校团委决定启动202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万众一心抗疫情 勇毅前行奔小康
二、总体思路
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开展202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力求结合时代主题,增强社会观察的深入性;结合社会需求,增强服务地方的针对性;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实践育人的导向性;结合学生成长,增强素质提升的全面性。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街道、厂矿、军营,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三、活动内容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实践活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思考。鼓励学生在当地围绕疫情防控相关内容进行调研,深入城乡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考察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及复工复产情况,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疫情面前展现出来的显著优势。
(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宣讲、展示等活动,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各地风土人情、传 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实地考察,并以照片、视 频等方式记录。深入挖掘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 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向全社会宣传推广优秀传统文化。
(三)“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实践活动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鼓励生走入家乡基层,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城镇、乡村及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考察当地脱贫攻坚的进展。通过基层调研考察当地民生状况。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入手,感受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风貌,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四)“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大学生聚焦农村,将专业所学、特长优势校的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助力精准扶贫、最多跑一次、垃圾分类、五水共治、防诈骗等安全宣传、文艺下乡、特色农产品发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教育、产业、环境发展,努力为广大农村居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五)“我与经贸共成长”主题实践活动
重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通过新生助跑计划、阳光接力计划、校友走访、社会调研、就业调查等实践内容,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学生成长与助力学校、学校事业发展相统一。
开展“新生助跑计划”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各专业的学生骨干利用暑期返乡的机会,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开展招生宣传,在录取工作结束后对2020级新生进行走访,做好答疑解惑、帮困助学工作,让广大新生感受到学院的关心,提前熟悉经贸,为其融入大学生活做好铺垫。
开展“阳光接力计划”主题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浙江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学校“四扶”资助育人工作理念,特别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践团队,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反哺社会。
(六)“供销文化体验”主题实践活动
以了解供销文化为重点,组织广大学生团队到供销社及其社属企业,开展社会调研、“社倌”探访、交流学习等活动。协助当地供销社开展政策宣传、先进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等工作。
(七)“寻访工匠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以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动员广大学生走进企业、社区、学校等地,寻访劳动模范、技艺大师、杰出校友,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工匠精神。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寻访、发现、凝聚、弘扬、践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职校氛围的形成。
四、组织形式
坚持“全面发动、重点组队、点面结合、层层深入”的原则,采取团队组建、个人分散实践的方式。
1.团队组建
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团队项目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同一区域组队。要求暑期居住地在同一市的学生进行组队,指导老师随队指导。
二、线上组织,分散实践。通过视频等方式,由指导老师进行线上组织,学生分别在暑期所在地进行实践。
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 校团委对以团队形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一立项,确定社会实践的基本范围,并提供选题参考, 团队可由团总支、学生会、班级(团支部)、学生党支部、社团或学生自主组建。要求每支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安排组员,团队人数一般在5-10人(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放宽),提倡团队跨系、跨年级、跨专业组建,每队至少有1名指导教师全程随队指导,确保实践团队及成员安全顺利地完成实践内容。小分队名称统一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浙江省所辖县级区域)县***(活动内容)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所有申报团队均须填写《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一),并附详细的实践计划书,并准备好项目评审答辩。各部门于7月8日前完成本部门的项目审核工作,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一)和《2020年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申报情况汇总表》(附件二)纸质版、电子版一并交于校团委,团委将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实效性、可行性等方面择优立项。各系于9月10日前完成本系的项目验收工作,将项目结项书(附件六)、成果册、答辩PPT(汇报时长控制在6分钟以内)一并交于校团委,电子版材料以“项目编号+学生负责人姓名+责任指导教师姓名+团队名称”命名。以上材料以系部为单位统一提交,电子版材料发送至 zjiettuanwei@126.com,纸质材料交至崇德楼2117办公室。
2.个人分散实践活动
各系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个人分散实践活动,参与率不低于在校生的80%。号召广大同学利用返乡、实习、勤工俭学等机会,结合本方案的实践内容、自身专业特色、兴趣专长就近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结束后填写《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分散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附件三)并交于各系团总支。各系团总支于9月30日前完成审核和评优工作,将《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分散活动评优汇总表》(附件四)提交团委备案。团委根据实践成果质量最终评选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助。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各系部处室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按照《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浙经职院〔2014〕103号)的有关要求,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申报、立项、培训、实施、总结、宣传等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指导老师务必根据学校防控及安全稳定相关要求,于出发做好安全培训和教育,落实组织协调,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有效地开展。
(二)注重推广,加强品牌建设。
做好实践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一方面积极吸引和主动邀请报纸、电视台、网络等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学校各级新媒体平台、网站、报刊、广播、展板橱窗等媒体作用,不断扩大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各实践团队应结合项目重点,认真筹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注重创新,突出亮点和特色,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形成品牌实践项目。
(三)注重总结,深化实践成果。
做好各项社会实践总结工作,通过组织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实践工作简报、DV展播、摄影展等活动,深化实践成果,扩大优秀实践成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实践团队配合学校完成问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联系方式:86929921(陆炫逸)、86929935(李海勇)
附件1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2 2020年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申报汇总表.docx
附件3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践个人分散活动情况登记表.docx
附件4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分散活动评优汇总表.docx
附件6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结项申报表.doc
共青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0年7月3日